五代之北宋大将张永德简介在后周和北宋都受到了礼遇
在中国五代时期的乱世中,有一个王朝以其辉煌的历程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个王朝历经十年风雨,共历三帝,定都开封府,其辉煌的岁月始于公元951年,终于公元960年。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时代,涌现出无数英勇善战的大将,其中张永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张永德,字抱一,出生于并州阳曲的一个富裕之家。他的生平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勇气,长大后成为五代至北宋初年的大将。他历任殿前都点检、侍中、东京内外都巡检使等职位,参与了对契丹的战事,并屡立战功。
张永德的生涯始于后周显德七年前的那个动荡时期。他娶了后周的公主为妻,随郭威起兵,征战四方。他在征北汉和南唐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高平之战中,与赵匡胤一同击败北汉和契丹联军,扭转了战局。在此次战斗中,张永德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谋,成为后周的重要支柱。
除了战斗勇猛,张永德也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他在后周太祖时期便受到重用,成为驸马都尉。他不仅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在宫廷政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与赵匡胤的交情深厚,共同为后周和北宋的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
张永德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和荣耀。他在位期间,不仅受到后周皇帝的礼遇,还在北宋建立后继续受到重视。他历任多个重要职位,为王朝的稳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契丹来犯时,他不仅被召入宫中问策,还被授予留守东京的重任。他的忠诚和勇敢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敬仰。
咸平三年(1000年),张永德逝世,享年七十三岁。他被追赠为中书令,成为了一代传奇人物。他的生平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勇敢和智慧、忠诚和担当,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显德三年(956年),后周挥军南下,攻打南唐。周世宗柴荣亲自出征,而南唐的将领刘仁赡用囚车将杀害张永德之父的曹澄等三人送到周世宗的行营中,意在求和。柴荣接纳了他们的投降,并将这三人赐给了张永德,让他们接受应有的惩罚。
赵匡胤和张永德率领前锋军队,直抵紫金山。南唐为应对战争,筑起了多个严整的营寨。敌人的营地西边有一块高地,可以俯瞰整个军营。张永德精心挑选擅长射箭的士兵,隐藏在高坡旁。赵匡胤发兵佯攻敌军首个营寨,假装战败溃逃。南唐军轻信,全军出动。张永德立刻登上高地,从隐藏之地飞驰入敌人营寨,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只得散去。第二天,他们又向第二座营寨发起进攻,后周军队向北门进攻,唐军则从南门逃窜。
当时,南唐人因为后周军在寿春攻城越来越急,又因水战实力自矜,于是在濠州和泗州停泊了庞大的船队。南唐将领林仁肇率领数千军队,水陆并进,试图烧毁后周的浮桥。然而火船即将点燃浮桥时,风向突变,唐军稍退。张永德趁机进军,大败唐军。
张永德又巧妙地在夜间派遣熟悉水性的士兵埋伏在唐军船下,用铁锁牵制其舟船。唐船无法移动,溺水而死的唐军众多。后周夺得巨舰数十艘,张永德大胜后,解下金带赏赐给那些英勇的士兵。在距离浮桥十余步的地方,他以千余尺的铁索横跨长江,联结巨木,加强了防御。不久后又大败千余唐军江北岸,夺得数十艘战船。朝廷因张永德的战功而下诏褒奖他。
显德三年冬天,张永德被提拔为殿前都点检。他在攻打寿州的战役后还朝,被授予检校太尉、镇宁军节度的官职。此后多年,他跟随周世宗征战四方,抵御契丹入侵,为后周立下赫赫战功。宋太祖赵匡胤继位后,张永德被加官侍中,入宫拜见时,太祖常与他畅谈旧事,饮酒交谈。宋太祖还私下向他征求攻取后汉的策略,张永德建议通过干扰农事、断绝契丹支援来攻取后汉,被宋太祖深为赞同。
张永德历经多朝更迭,在宋朝建立后依然受到礼遇。在淳化年间,因命令亲兵卖茶获利、羊被告发而罢官。至道三年,宋真宗继位后,张永德重新获得官职并在咸平年间多次请求退休。他在咸平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朝廷追赠他为中书令,并派遣官员护送灵柩回京师安葬。他的孙辈中有五人因他的恩泽而升职。这位历经沙场的老将一生传奇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