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建成当上皇帝的话 李建成能不能超越李
关于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故事,奇秘网的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深入的。
对于李建成的能力,如果我们仅从表面的历史记载来看,可能会忽略他的许多优点和贡献。在两部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为了维护大唐皇室的正统身份,他们竭力褒扬李世民而相对贬低李建成。通过一些零碎的历史史料,我们可以还原一个更真实的李建成。
《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一本重要的参考资料,虽然有人质疑其真实性,但其中的一些细节为我们揭示了李建成的闪光点。比如,在起兵前,李渊命令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在河东和晋阳结交豪杰,而《起居注》记载,李建成的贡献在这一时期是非常显著的。他不仅提出了重要的政治口号,而且在军事行动中表现突出。从晋阳到长安的军事行动中,李建成的功劳甚至在某些时候要高于李世民。
李建成的政治远见令人钦佩。他提出的建议和策略都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在处理朝政方面,李建成没有任何,这足以说明他的理政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仅如此,他还深受百姓和部下的拥护,他的品行高尚,不搞特殊化,与士兵同吃同住,这样的领导风范让人敬佩。
司马光曾夸赞李建成有泰伯之贤。在战争中,他严肃军纪,禁止士兵劫掠,这样的行为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支持。他的一生中没有任何好酒好色的绯闻,没有贪财好货的记录,没有滥杀无辜的暴戾行为。这些都足以证明他在朝野上下的人望非常高。
尽管他与李世民的兄弟之争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李建成始终坚持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骨肉相残。他选择通过正当手段来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不是通过暴力或阴谋诡计。
李建成是一位有才华、有远见、有品德的领导者。他的能力和贡献不应该被历史所埋没。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对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历史资料来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在深究李唐兄弟之间的纷争时,我们不禁陷入沉思。李世民,他的名字与玄武门之变紧密相连,他的决断使得兄弟间的亲情在权力面前显得如此脆弱。这一切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李建成,作为当时的太子,虽败犹荣。我们不能否认他的品德光辉,那是人性中最真挚的部分。兄弟阋墙,谁是谁非?这个问题如同历史中的许多谜团,没有明确的答案。
当我们谈论玄武门之变,不能单纯地将责任归咎于李世民。从道义上而言,他的行为无疑受到了谴责。但从大格局来看,这场争斗并非单纯的个人恩怨,而是两大势力之间的较量。李渊和李世民都被这股势力裹挟,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从李渊的角度,他需要维护关中集团的利益,而李世民则通过收拢关东集团的降将,构建了自己的利益体系。这导致李唐被两京势力分裂为两大政治派系,使得兄弟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刘黑闼的叛乱,李渊选择冷藏李世民,让李建成出马,其目的就是为了瓦解关东集团。而李世民则紧紧抓住洛阳,作为自己的政治大本营。
那么,究竟谁更适合做皇帝呢?从个人能力上看,李建成的军事才华未必在李世民之下,而政治才华则明显高出李世民。从德行上看,李建成的德行显然高于李世民。但这一切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政治。
李世民能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稳定局势,除了他的身份优势外,还与他善于处理关东和关中两派的政治纷争有关。李建成能否做到这一点呢?这是一个未知数。他在关中势力得到支持的能否也获得关东势力的支持?这是一个悬念。
李世民为了经营关东做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比如他连娶两个寡妇,其中韦尼子还是王世充的儿媳。这些举动都是为了拉拢家族,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从政治角度看,这场兄弟之争充满了未知因素。我们无法判断谁更适合做皇帝。李建成也许能以出色的政治才华征服这些关东豪族,也可能出现新的窦建德、王世充与李唐分庭抗礼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尽管李世民已经非常出色,但李建成不会比他差。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也许只有历史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