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余秀华遭熊抱”切莫走向极端

娱乐八卦 2025-08-14 16:20www.chinaamex.cn奇缘网

一家独特的观点

对于“真正的诗人必须与世俗做出必要切割”的观点,似乎长久以来,社会上对文人有一种偏见和过高的要求。将文学与商业对立起来,实际上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近期,余秀华在成都某书店参加活动时遭遇男模的“熊抱”,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一些学者指出,这实际上是对诗人的“娱乐化”,余秀华本人也有权利选择拒绝这类商业活动。如果真的她是一个纯粹的诗人,那么她应该在文学与商业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不可两者兼得。

确实,在这个时代,只要是“名人+”的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热点新闻,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名人+互联网+”的事件更是容易被热炒。余秀华被男模“熊抱”的事件,虽然不排除有商家刻意安排的嫌疑,甚至最初的媒体报道也有吸引眼球的成分,但我们对这一事件的解读并不需要走向极端。

正如胡野秋所说,这是对诗人的“娱乐化”消费,但这种“娱乐化”并不应该被妖魔化。诗人并不需要完全超脱世俗,相反,一些生活气息反而能使其更加接地气。无论是诗歌,还是其他文学作品,都是如此。

至于那所谓的“真正的诗人必须与世俗做出必要切割”,这不过是人们对文人的一种刻板印象和过高要求。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商品属性,文化产业的存在便是最好的证明。

诗人和作家也是人,他们也有权利像其他人一样赚钱。只要这些商业活动合法合规,不欺诈消费者,那么商家觉得请这类名人有价值,消费者也乐见其成,这就无可厚非。假如苏轼、李白生活的时代有互联网,他们也会像现代的周杰伦、刘德华一样,备受追捧,吸引无数目光和财富。

文学和商业并非天然对立,情怀和金钱也并非天生的敌人。只要掌握好度,它们可以相互碰撞,产生双赢的火花。在这个商业社会,优秀的文人选择从商并不邪恶,反而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

撰稿人:王磊(媒体人)

上一篇:门口树开白花风水 门后栽有开白花的树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chinaamex.cn 奇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天下猎奇,历史趣闻,娱乐新闻,娱乐八卦,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猎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