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明朝经典书籍《忧危竑议》内容概览及其历史地位解析
吕坤(1536-1618),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宁陵人,是一位在明万历年间备受赞誉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清廉官员。他在担任山西按察使期间,深感社会道德的变迁对妇女观念的冲击,于是决定编撰一本名为《闺范图说》的妇女读物。该书以历史上贤妇烈女的事迹为内容,旨在重塑现实社会中妇女的道德观念。
《闺范图说》问世后,流传甚广。一次,宦官陈矩在宫中看到此书,便将其带入宫中。郑贵妃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亲自作序并增补了十二个妇女典型。其中,她将自己的事迹作为终篇,并让自己的伯父郑承恩及兄弟郑国泰重新刊刻此书。新版《闺范图说》的推出,实际上是郑贵妃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而采取的行动。她希望通过此书为自己谋求皇后之位,并为自己的儿子争夺太子之位铺平道路。
吕坤对此一无所知。当郑贵妃重刊的《闺范图说》流传渐广时,吕坤并未计较“版税”之事。相反,他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五月上了封《天下安危疏》,奏请万历皇帝节省费用,以安定天下。有人却借此机会攻击吕坤,说他编撰《闺范图说》是企图“结纳宫闱”,迎合郑贵妃。
尽管吕坤被冤枉,但万历皇帝对郑贵妃也有所提防,对攻击吕坤的言论并不以为意,此事最终不了了之。此后,郑贵妃试图通过《闺范图说》影响立储之事也宣告破产。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慈圣皇的干预下,皇长子朱常洛被立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
一场意外事件又让吕坤陷入风口浪尖。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一个自称“燕山朱东吉”的人写了一篇名为《忧危竑议》的跋文,以传单形式在京师广泛流传。该文借《闺范图说》及吕坤的《忧危疏》发挥,声称吕坤意图讨好郑贵妃,为自己的儿子争夺太子位埋下伏笔。这篇“妖书”引起了轩然大波,朝野之人纷纷谴责吕坤。吕坤承受不了舆论压力,只好以生病为由辞职回家。
万历皇帝看到《忧危竑议》后极为恼怒,但并未大张旗鼓地追查。他怀疑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戴士衡和全椒知县樊玉衡。因为在此之前,樊玉衡曾上疏请求立皇长子为皇太子并指责郑贵妃。为了避免事态扩大,万历皇帝只将樊玉衡和戴士衡逮捕,分别谪戍广东雷州和廉州。因这场“妖书案”,戴士衡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在廉州去世。而吕坤因患病在家,未被问责,但从此再也不敢重返仕途。这一事件为他的生活划下了一个悲剧性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