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堵了怎么办
颈动脉,位于人体喉结两侧,是控制血液从心脏流向大脑等重要器官的关键枢纽。对于中国而言,一项慢性病的前瞻性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超过三十分之一的人群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问题,而七十岁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现象更为普遍。这一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中风的风险。
张大姐的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位52岁的患者,因频繁出现头晕、站不稳以及右肢麻木等症状,被确诊为脑动脉硬化和脑干梗死。尽管经过治疗有所改善,但近期又出现右肢无力和言语不清的症状。经过检查,发现双侧颈动脉存在重度狭窄。幸运的是,经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医生成功剥离出堵塞血管的油脂。
那么,为何颈动脉堵塞的问题如此频发呢?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颈动脉独特的“Y”字型分叉结构,如同生活中的交通分叉路口,使其更容易遇到堵塞的问题。与其他动脉相比,颈动脉更为狭窄,这使得血液附带的杂质更容易在此沉淀或形成斑块。当这些脂类斑块物质在颈动脉的血管壁上凝结时,就会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堵塞。
颈动脉堵塞的危险程度不容忽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程康林主任医师指出,以50%的堵塞程度为界限。当堵塞程度在30%至50%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此时需要调整生活作息,避免高脂肪高盐的饮食,并适度运动。当堵塞程度达到50%至70%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反应力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需要药物控制或手术治疗。而当堵塞超过70%时,斑块可能会脱落,随血液流向颅内,造成脑部慢性缺血或引发中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疏通颈动脉的有效方式。
那么,如何预防颈动脉堵塞呢?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关键。我们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做到低盐低脂低热量,并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并长期坚持,促进血流循环,也有助于降低颈动脉堵塞的概率。养成规律的睡眠作息习惯,避免频繁的熬夜,特别是吸烟人士应及时。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药物,慢性病患者要定期去医院检查病情。
颈动脉堵塞是遗传、年龄、肥胖、吸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年龄和遗传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颈动脉堵塞的概率。预防颈动脉堵塞的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参考文献:黄新连,《什么时候适宜手术清除颈动脉堵塞?》,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3年04期;人民网-生命时报,《颈动脉有斑块,要不要吃药》,2017-09-12。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