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宠臣的最大难题:讨好了老皇帝却得罪了太
在古代,要想成为一位备受宠爱的臣子,没有一些善于拍马屁的技巧是行不通的。这些技巧有时却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你过于专注于讨好皇帝,却无意中忽视了皇子的感受,也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一旦老皇帝离世,皇子继位,你的命运可能就要遭受巨大的转折。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让人痛心疾首。就说西汉的邓通吧,他深得汉文帝的宠爱。这份宠爱到什么程度呢?汉文帝甚至赋予他铸钱的权力,这简直就是拥有了一台印钞机啊!
邓通对汉文帝可谓是一往情深。当汉文帝身上长了一个痛苦的疮时,邓通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毫不犹豫地为他吸出脓液。他的这种表现让汉文帝深感欣慰。
这一切都被汉文帝的儿子看在眼里。这位皇子正是后来的皇帝刘启。刘启对邓通的举动心生怨恨,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父亲面前的表现不如邓通。等到汉文帝去世后,刘启继位,邓通的命运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原本富可敌国的邓通被活活饿死。
另一个例子是和珅,他是乾隆的宠臣。和珅虽然不像邓通那样过分恶心,但在受宠程度上却不相上下,他的拍马屁功夫也是一流的。和珅过于专注于讨好乾隆,却忽视了乾隆的接班人嘉庆。甚至为了讨好乾隆,不惜用嘉庆作为自己的垫脚石,这无疑是在自焚。
当乾隆八十寿辰时,嘉庆的师傅朱玉圭过六十大寿。嘉庆为老师祝寿时写的一首诗不慎将朱玉圭与乾隆并列,引起了乾隆的愤怒。和珅得知后,将这首诗呈给乾隆,导致嘉庆差点受到处分。从此,嘉庆对和珅心生怨恨。虽然乾隆在世时,嘉庆无法对和珅动手,但一旦乾隆去世,嘉庆便立刻采取行动,将和珅送入大牢。最终,和珅在牢中自尽身亡。
邓通与和珅这两位历史上的宠臣,用他们的悲惨经历提醒我们:在拍皇帝马屁的千万不要忽视了皇子的感受。否则,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最好的做法是不拍任何一把手的马屁,“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论是对皇帝还是皇子,都应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毕竟,权力的游戏往往充满了无法预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