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老图书馆发现1770年中国古乐谱
近日,尘封已久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老图书馆内,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发现。一本沉睡近210年的中国古代乐谱在此被重新发掘,似乎要向世人揭示古代音乐的神秘面纱。
受圣约翰学院老图书馆之邀,中国南京艺术学院的副教授杨健,作为剑桥大学音乐系和圣约翰学院的访问学者,特地前来鉴定这本被当地人称为“奇异的中国小册子”的藏书。当杨健的目光落在那本写满汉字的小册子上时,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本极为稀有的中国古代工尺谱。经过初步鉴定,这本古乐谱印制于大约1770年前后,且从未见过类似的副本。书名《弦笛琵琶谱》直接表明了其用途,这是一本专为中国的笛、琵琶等管弦乐器而准备的乐谱。
翻开这本乐谱的封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含简短序言的目录页。紧接着的第二页,简单介绍了三件中国乐器——箫、笛和三弦。随后的八页中,以中国古代常用的记谱法之一——工尺谱,记录了十三首动人心弦的乐曲。每一页都充满了古老的韵味,仿佛是对逝去时光的深情回望。
专家们纷纷表示,中国古代音乐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可靠的记谱流传。而这本小册子的重新发现,无疑是对当前有限文献的宝贵补充。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吴志武教授更是激动地说道:“这本罕见的中国古谱的重新发掘,可能会对当前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和表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将带领团队对这本乐谱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古乐谱上还有着英国数学家詹姆斯·英曼的签名。1805年,英曼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曾向圣约翰学院图书馆捐赠了一箱中国书籍,其中就包括这本乐谱。1803年12月,英曼曾在广州停留数周。据此推测,英曼很有可能在这期间获得了这本珍贵的古乐谱。如今,这本乐谱不仅见证了中英文化的交流历史,更为我们揭示了古代音乐的神秘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