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之时,为何只有朱贵儿这个弱女子出来维护
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一个关于隋炀帝和众多宫人之间引人深思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跟随风趣网的小编,一起探寻这段历史的真相。
隋炀帝在叛军的簇拥下被带入大殿,萧后和宠姬们来不及梳妆打扮,蓬头披发地站在他身后。隋炀帝故作镇定,问出了他的困惑:“我有何罪?你们为何如此对待我?”叛军将领马文举毫不留情地回应:“陛下巡游无度,外征不息,内极奢淫,专任佞谀,拒谏饰非。”这是历史上的对话,也是一出惊心动魄的戏剧。
隋炀帝反驳道:“我对百姓有所亏欠,但并没有对不起你们大臣们。”司马德戡突然插话,声音洪亮而坚定:“现在普天之下,百姓皆怨。”这时,隋炀帝身后的朱贵儿挺身而出,她以勇敢的态度斥责司马德戡:“你们这些狂奴,胆敢如此妄言!天子虽有过错,你们作为大臣也应该好好辅导。”司马德戡被宫人的愤怒所激怒,挥刀将朱贵儿斩于马下。这一瞬间,叛军的残忍与无情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回过头来的司马德戡对隋炀帝说:“今日之事,臣等实在对不起陛下。但天下已乱,两京失守,陛下已无处可归。我们已经失去了臣子的节操,无法回头。”这些话透露出叛军的决绝和对隋炀帝的冷酷无情。
隋炀帝心中的恐慌如潮水般涌现,但他仍然保持着帝王的尊严。他目光转向平日亲信的内史舍人封德彝,希望他能为自己辩护。这位昔日的心腹却数落起他的罪行,并敦促他自裁。隋炀帝愤怒地责骂封德彝:“你读圣贤书、明纲常理,为何也帮助贼人欺凌国君?”这句话揭示了隋炀帝内心的绝望和悲愤。
乱军之中哪来的鸩酒?叛将令狐行达逼迫隋炀帝自裁。隋炀帝解下练巾,套上脖子,结束了他的生命。这个被后人笑骂了千年的昏君,最终走向了末路。这个故事在小说、剧本里被描述得淋漓尽致,但正史里的记载似乎没有这么详细。尤其是朱贵儿的身份,在有些作品中被演绎得更加离奇曲折、凄美动人。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朱贵儿这个人物吗?如果真有,那说明这个王朝的灭亡是合乎道理的。因为在危急之时,那些王公大臣们没有奔赴国难,反而助纣为虐,只有一弱女子朱贵儿挺身而出维护君王尊严。这样的王朝不亡何待?也许这正是历史的讽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