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卖煎饼果子年入几十万 住别墅开豪车
沂蒙山深处的平邑县郑城镇油篓村,原本是一个深藏山间的农村,如今却成了人人羡慕的富裕之地。这里,别墅林立,豪车停放满村,与上海的繁华景象不相上下。
走进油篓村,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36栋两层别墅、四栋居民楼,彰显着村民们的富裕生活。每当过年过节,村里的宝马、奔驰、玛莎拉蒂等豪车络绎不绝,根本停不开。这里的村民,靠着沂蒙煎饼,家家年入几十万。
李兴普是油篓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他说:“我们村里很多人在上海都买了房子,有十几户呢。”对比2015年上海的房价,那时平均房价为32555元每平米,而油篓村的村民,仅凭一个小小的煎饼摊,就能在上海滩闯出一片天地,年入20万。
凌晨一点,上海的夜晚刚刚安静下来,而李兴文一家却已经起床,为即将开始的煎饼摊做准备。这是他们来到上海摊煎饼的第22个年头。每天凌晨3点,他们就会准时出现在地铁9号线出口,烧旺炉子、支好摊位,迎接第一批顾客的到来。他们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夜间和早晨的上班族,因此他们的生意一直很好。
那么,沂蒙煎饼是如何让油篓村的村民走向富裕的呢?原来,沂蒙煎饼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制作技艺精湛,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油篓村的村民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将这一传统美食发扬光大,通过销售沂蒙煎饼获得了丰厚的收入。
如今,油篓村的村民们生活富裕,别墅、豪车一应俱全,他们的生活令人羡慕。这个曾经深藏山间的农村,如今已经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富裕村”。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煎饼摊成就家族传奇:上海与沂蒙的跨地域财富传奇
在这座繁华都市的心脏地带,李兴文的煎饼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上海市区的每个角落都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只要是在方圆五公里之内,你总能找到与李兴文家族相关的煎饼摊。往北二十米处,是李兴文女婿的摊位;往西八百米,是李兴文妹夫的摊位;而红松路上,更是有李兴文儿子经营的煎饼摊……这些摊位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小小的村庄——平邑县郑城镇油篓村。是的,整个上海市区近九成的煎饼摊,都有着与这个沂蒙小村子的深厚渊源。
薄如蝉翼的煎饼,真的能够带来一年二十万的收入吗?面对这样的疑问,让我们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每个普通的煎饼售价四元,每增加一个鸡蛋或一份蔬菜,增加一元。看似简单的算术题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商机。假设每个煎饼售价为五元,成本为一元,李兴文家的三个摊位每天至少能卖出六百个煎饼。这意味着每月的净利润高达七万两千年收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八十六万四千元。除去租金等费用后,每个摊位的年收入仍然高达二十五万元。这样的收入,即使在繁华的上海,也是让人瞩目的数字。
沂蒙煎饼不仅改变了油篓村村民的命运,更成为他们通往上海的桥梁。十九年前,李荣士第一次将沂蒙煎饼带到上海,没想到这一小小的举动竟然开启了全村人的致富之路。如今,李兴文一家已经全面扎根上海,他的儿子李德福甚至在上海买房安家。更让人惊叹的是,从煎饼摊起家的李明已经蜕变成拥有多家餐饮企业、投资公司的亿万富豪。
尽管煎饼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李明却并不鼓励年轻人再重复这条道路。作为富商投资公司的董事长,他深知观念与思想的开化才是真正的收获。“父辈们的努力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李明说,“但我更希望下一代能在这个基础上开辟新的天地,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是一个家族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坚持与创新的故事。在这背后,是无数人的梦想与努力,是跨越地域的财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