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翡翠雕刻吉尼斯记录(中国玉雕有多牛?看这
央视新闻携手全国博物馆,重磅推出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翡翠的世界,探寻被誉为四大国宝的翡翠珍品——《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和《四海腾欢》。
这四件翡翠国宝,源自同一块翡翠原石,堪称玉雕界的“天花板”。它们代表着我国玉雕技艺的巅峰水平,一亮相便受到国家的嘉奖。为何中国的玉器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答案就在于我国独有的传统工艺——玉雕。
这四件国宝的背后,隐藏着一段传奇的故事。原料为四块形状各异的翡翠原石,重达数百公斤。经考证,这些翡翠原石竟为一整块巨料,原料的特点为块大、绿多、质地细腻、透明度高。如何利用原料特点“取长补短”,考验着创作者的水平。
1982年,这些翡翠原石被批准制作为“新国宝”,40多位技艺精湛的玉雕大师联手创作。从题材选定、设计到完成,历时八年之久。让我们跟随玉雕大师的脚步,欣赏他们如何让这些国宝“各美其美”。
首先是一座玉山子《岱岳奇观》,以泰山为题材,采用多种雕刻手法,将泰山微缩并设一轮红日点睛。原料重达368公斤,是三棱锥形。设计师因材施艺,巧妙利用原料特点进行雕刻,以中天门为背景,突出了泰山的多处名胜奇景。
接下来是一件器皿《含香聚瑞》,这是一件球形花薰,采用高难度的套料工艺。花薰是一种置放鲜花或香料的器具,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这件作品通过巧妙的套料工艺,将盖与主身融为一体,盖中的料则掏出来做了底足。中部掏空增加了原料绿翠的面积,底足则饰以中国传统图案。双耳和盖钮采用圆雕技法雕刻了九龙,盖上通体镂雕着蕃草纹样,真正做到了“最美香薰”。
03
群芳揽胜——一个翡翠花篮的传奇
从一块质地色泽并不出色的翡翠原料,重达87.6公斤,体积虽小,却通过工匠的巧手,演绎了一场“小料大作”的传奇。他们运用掏膛技法,将翡翠掏制中空,化为精致的花篮。摘取的玉料被雕琢成牡丹、菊花等花卉,错落有致,自由穿插,突出了翡翠的最佳色泽与质地。传统的套环技法琢出的提梁与两侧活动链子,巧妙地将作品增高近一倍,弥补了原料体积的不足。这一杰作不仅是中国玉器史上最大的花卉作品,更是“小料大作”的明证。
04
四海腾欢——一扇屏风的史诗
一块规矩的翡翠原料,质地光润透亮,被巧妙地“一剖为四”,展现出材质之美。设计者将其拼合为大型插屏,高74厘米,宽146厘米,厚1.8厘米,尽显工艺之精湛。九条翠绿色的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中翻滚,表现出“龙腾盛世、四海腾欢”的宏大主题。这座宝藏博物馆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国历史展览馆、中国科技馆以及“鸟巢”体育馆为邻。一落成便成为新的地标,自2022年2月5日开馆以来,它已经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被誉为“美术生必逛博物馆”和“审美界天花板”。这里不仅有翡翠“四大国宝”,更有陶瓷、刺绣等各类工艺美术作品。目前,中国工美馆和中国非遗馆正在参与北京博物馆活动月,自5月1日至6月2日,为广大爱好者带来丰富的文化盛宴。快来领取央视新闻App每日独家的北京物馆门票,与心爱的文物见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