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国之最经典(十大考古参评项目-浙江温州朔

考古学 2025-09-10 08:46www.chinaamex.cn奇缘网

发掘单位概述与遗址概况

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对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与研究。该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的望江东路东部,紧邻温州古城北大门——朔门,与古城、瓯江及海坛山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遗址在配合望江路下穿工程项目基本建设考古工作中被发现,已揭露了包含古城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迹、码头、沉船、栈道以及干栏式建筑等重要遗迹。

遗址的主要发现与特点

遗址发掘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东端的水门头区、中部的邻江港口区以及西端的瓮城区。其中,水门头区块位于海坛山西北麓,地势较高,包含陡门河驳岸、桥梁、堤岸等遗迹。邻江港口区则呈现东西向条带状分布,这里发现了沉船、码头等遗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遗址中发现了两艘宋代沉船,均为福船,其中一艘还残存了7段船舱。

除此之外,遗址还发现了做工规整的栈道遗迹,以及多组干栏式建筑遗迹。瓮城区块则发现了早、晚两期瓮城基址及砖、石道路等遗迹。这些遗迹反映了当时人们利用自然条件的智慧以及港口的繁忙景象。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的瓷器残件,包括龙泉瓷、建窑系黑釉瓷、青白瓷以及瓯窑褐彩绘青瓷等,这些瓷器是研究当时贸易和瓷器制造的重要物证。部分瓷器外底还有墨书,如“姓氏”、“直”等,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结语

图一四至图一九,展示了北宋晚期至南宋时期的温州古港瓷器遗物。这些瓷器,如龙泉窑的青釉篦划莲花折扇纹瓷碗、建窑的黑釉金丝兔毫纹瓷盏等,是温州古港繁荣的见证。遗址中还出土了漆木器、琉璃器、贝壳、植物标本等丰富遗物,共同勾勒出一幅宋元时期温州古港的繁华画卷。

此次温州古港遗址的发掘,堪称我国城市考古、港口考古的重大收获。立体呈现了温州古港货运码头的宏阔场景,宋代码头、沉船、海量瓷片堆积成为古港的核心元素。此次发掘的古城朔门瓮城、奉恩水门相关建筑遗迹充分展示了温州古城的风貌特色,也凸显了港城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关系。

此次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现了宋元温州港的繁华景象,更在于为温州作为龙泉瓷外销的起点港和“海丝”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关键实证。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而元代晚期至明初,温州凭借江海中转的节点位置成为龙泉瓷外销的主要集散地。密集分布的码头遗迹以及海量的瓷片堆积,印证了温州港在海丝贸易中的枢纽地位。

朔门古港遗址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的经典样本,也是海丝申遗的支撑性遗产。它集齐各大要素,遗迹全、规模大、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是集城市、港口、航道航标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对于当前“海丝”申遗工程而言,朔门古港遗址堪称人类海洋文明史上具有突出价值的港口类遗产。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承载着独特的海洋文化信息,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内涵。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特殊地理环境赋予温州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质。至迟在商周时期,温州就已实现与中原的海路交往。在海洋特色方面,温州经济结构以海洋产业及工商业为主,并涌现出一批先贤名宦,在海洋文明的创新进取精神方面做出不朽贡献。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共同见证了温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南宋时期,永嘉学派以叶适为代表,与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该学派反对传统的农耕文明观念中的重本抑末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思想观点:主张义利并举,积极倡导通商惠工。这一思想在古代海洋文明的思想领域中堪称重大突破,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学派的兴起,无疑为当时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想碰撞。

本文刊载的作品,包括标题、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均受中国文物报社的版权保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若需授权转载,请明确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团队由张小筑领衔,实习编辑黄雪芮协助,经过冯朝晖的复审,由李让监制。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入、生动的文章内容,文体丰富,保持原文风格特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Copyright © 2019-2025 www.chinaamex.cn 奇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天下猎奇,历史趣闻,娱乐新闻,娱乐八卦,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猎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