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要派人劝降刘璋呢?
成都,这座益州的首府,是一个战略要地,若是兵戎相见,即便胜者亦损失惨重。刘备深谙此道,遂再次决定派人劝降。让我们跟随奇闻网一起这段历史。
在之前的雒城劝降失败后,刘备决定派一位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背景的人物再次前往成都说降刘璋。这位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刘备麾下的资深将领——简雍。
刘备之所以选择简雍出马,并非出于偶然。简雍以其能说会道的本领,在刘备阵营中经常担任说客的角色。想当年刘备入蜀时,简雍便作为使者,负责联络双方合作事宜。刘璋对简雍颇为敬重,多次表达敬爱之意。派简雍出马,即便劝降失败,刘璋也会看在往日的交情上,不会对简雍不利。
简雍进入成都后,直接求见刘璋,开门见山表明来意,希望刘璋放弃抵抗。彼时成都城内仍有精兵三万,钱粮足以支撑一年,上下一心,决心抗战到底。然而刘璋深感痛悔,他想起自己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未对百姓施以恩德,战争使得百姓疲惫不堪,这一切都是他的责任。于是刘璋决定投降,与简雍同车出城,向刘备请降。此情此景,让成都百姓无不为之动容,泪洒当场。
刘备眼见百姓对刘璋的敬爱,考虑到留在成都的刘璋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将刘璋与其次子刘阐送往公安安置,而长子刘循则留在益州为官。
乱世之中,兵与匪的界限模糊不清。士兵在战争中往往迫于生计而变成土匪,同样地,土匪也可能为了生存加入军队。刘备军团历经三年苦战,终于占领益州。当城破之时,那些平日里严肃的小兵小卒往往如同土匪一般,烧杀抢掠。
虽然这情形让人痛心,但也要理解这些士兵。他们为财而战,为生活所迫。俗话说,“千里作官只为财”,他们这些士兵也是“出生入死只为财”。没有钱粮,谁愿意为你冒险?抢钱、抢粮、抢女人,这是士兵们的本能欲望。苦的总是老百姓。
刘备深知这一点,为了鼓舞士气,防止士兵侵扰百姓,他在入城前与将士们立下约定,将益州府库中的金银钱粮全数分赐给大家。然而有人提议将成都的屋舍和城外土地也分给将士们,这一提议却遭到赵云的反对。
赵云认为这样的做法会损害益州百姓的利益,而且当天下安定时,这些将士们可能会因为财产纷争再次引发战乱。刘备认同赵云的看法,坚持将屋舍和土地分赐诸将的建议搁置。正因为刘备的坚持,益州政权得以平稳地从刘璋过渡到刘备手中。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更体现了领导者的智慧和决断力对局势的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