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送婆婆到法院告自己 法官历时1年调查她孝不
佳节又重阳,法官探孝道——彭州一对夫妻用行动诠释孝道传承
随着重阳节的脚步临近,彭州丹景山镇新春村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探访。几名法官悄悄走进这个村庄,寻找一对特别的夫妻,他们因一场特殊的家庭纠纷而备受关注。去年,这对夫妻因为被家中的母亲状告至法庭而一时成为村里的焦点人物。而今,随着时光的流转,这场家庭风波是否平息了呢?让我们一起跟随法官的脚步探寻答案。
在彭州法院家事审判团队的调解下,那场家庭纠纷得以解决,母亲撤回了对儿媳的诉讼。法官们并未就此打住,他们深知家事纠纷的复杂性。于是,他们启动案后跟踪回访程序,持续一年多的时间,深入调查这对夫妻是否真正履行了孝道。
重阳节的氛围在彭州丹景山镇愈发浓厚,镇上工作人员和法官们正在为老人们进行普法宣传。在新春村四组,法官祝增巧和她的同事们走访邻里,寻找关于这对夫顺父母的线索。邻居们纷纷表示,每天都能看到这对夫敬老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婆婆李楠今年已百岁高龄,行动不便,她的儿媳阳玉找人借来轮椅,天气好的时候便带她出门散步。在饮食方面,更是精心照料,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
回想起那段被母亲告上法庭的经历,儿媳阳玉仍然感慨万分。那天,下着雨,路又滑,母亲坚决要去法庭告他们。无奈之下,她只好骑着三轮车送母亲去法院。“当时真的很没面子。”阳玉回忆道。但经过家事审判团队的调解和跟踪回访,如今的家庭关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对夫妻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孝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彭州市家事审判团队的法官们深知家务事的复杂性。他们不仅致力于解决纠纷,更注重修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于赡养纠纷等家事案件,他们坚持巡回办案、案后跟踪回访的原则。祝增巧庭长表示:“我们在家事审判中不仅要维护家庭和谐,更要维护社会稳定。”他们用柔性司法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家庭走出困境。
如今,李楠老人对儿子的照顾和儿媳的孝敬感到非常满意。她告诉记者:“儿子媳妇对我好啊!他们照顾我、陪伴我,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样的故事不仅传递了孝道的价值观,更展现了司法力量在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话当事人——婆媳情深的故事
记者与儿媳进行了一次温馨的对话,提及了被母亲告上法庭的旧事,那是一段难以启齿的回忆。面对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的报道,阳玉坦言当时觉得颜面扫地,几乎不敢面对熟人。心中充满疑惑的她,愤怒地询问母亲:“我真的对你那么不好吗?”母亲的回答让她心中稍感安慰,母亲表示不再追究了。
记者问及邻居们现在的看法,阳玉表示,她对待老人的态度是长久以来积累的,无法伪装。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老人,因为她深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真心希望老人能够健康长寿,活得越好,她的脸上就越有光彩。
谈及法官案后跟踪回访对化解家庭纠纷的帮助,阳玉表示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法官们时不时地关注着她们的家庭,不仅给予法律上的指导,还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让她们在处理家庭矛盾时更有信心,也更能理解彼此,从而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这段对话展现了婆媳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家庭纠纷化解过程中的艰辛与努力。阳玉对待老人的态度让人感动,她深知照顾老人的重要性,因为她明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法官们的关心与帮助也让这个家庭在处理矛盾时得到了实质性的支持。这个故事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社会的关爱,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