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得中国之最(点赞-拥有多项中国之最贵州
在贵州的深处,有一个历经千年开采的工业遗址,那就是铜仁万山汞矿。它的地下矿道绵延纵横970公里,见证了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采矿痕迹和矿山文化。作为国内现存开采时间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汞矿重要遗址,它承载着丰富的矿业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座汞矿遗址被誉为“丹砂王国”,是中国朱砂文化的起源地和传承地。朱砂,又名辰砂或丹砂,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存在于汞矿中。通过高温冶炼,人们可以从朱砂中获得汞(水银)。自古以来,朱砂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炼丹、颜料制作以及陪葬品中。
早在唐宋时期,万山就已经盛产朱砂和水银。所产的朱砂因其比重大、色红、成色透亮而闻名于世。在明代洪武年间,万山开始大规模开采朱砂和冶炼水银,这一历史记载一直延续至今。
万山汞矿遗址位于贵州省万山特区万山镇土坪村,主要包括仙人洞、黑硐子、云南梯三个部分。这些遗址景观独特,在全国具有唯一性,是研究古代经济、科技史的宝贵遗迹。
仙人洞因仙女石而得名,洞内有可容纳千人的厅堂,大体分为上、中、下三层。厅堂内的地下坑道错综复杂,与黑硐子遗址连成一体,形成了巨大的地下网络。而黑硐子遗址则是一处历史厚重的采矿遗址,其洞内坑道有的地方多达5层,高度达数百米。
云南梯则始于元末明初,位于解放街北的大水溪悬崖绝壁之上。这个遗址的主洞口高22米,宽28米,形状独特。在洞内,还可以看到古人留下的标记和记号,这些标记是古人用来标明矿床及掘进方向的记号,也是明代“大万山汞办局”科技状况的真实记录。
2006年,黑硐子、仙人洞以及云南梯等采矿遗址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如今,这座城市正计划启动万山汞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力争到2025年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万山汞矿遗址不仅保留了自古以来大量的生产遗存,如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还拥有一整套先进独特的工艺技术在采矿、选矿和冶炼中形成。无论是西南地区还是整个中国,万山汞矿遗址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代表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万山汞矿具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源条件虽然申遗的过程复杂且漫长但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工业遗址值得我们付出努力和时间来保护。
对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具备的条件来说万山汞矿遗址完全符合其标准无论是文物还是建筑群甚至是遗址它都拥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性。我们期待着这座充满历史和故事的地方能够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申报世界遗产之旅:铜仁的万山汞矿遗址征程
在悬崖之畔,一道玻璃栈道如巨龙蜿蜒其身,其源头便是朱砂古镇。这是铜仁的一项壮丽景观,也是推动申遗工作的核心地带。为了将万山汞矿遗址推向世界文化遗产的殿堂,铜仁已经制定了详尽的《万山汞矿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清晰且明确,如同悬挂在夜空中的北斗之星指引方向。计划在2021年前将万山汞矿遗址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这是一次关键的起步,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在2023年,我们将完成《万山汞矿遗址申遗文本》以及保护管理规划的英文版本,并通过国家文物局的严格审查。这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审视与反思,为了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世界。
在时间的沙漏中前行,计划在2024年,万山汞矿遗址将被列入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推荐申报的项目,并接受世界遗产中心专家的现场评估。这是一次严格的考验,我们满怀信心,期待通过专家的检验。
最终,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2025年让万山汞矿遗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将是我们的荣耀,也是对所有努力的最好回报。
万山汞矿遗址不仅是珍稀的自然资源,更是古代矿冶生产发展的见证,它凝聚了区域的历史与人文精神。无论最后是否能成为世界遗产,我们都应全力以赴,珍惜保护,让这份宝贵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内容来源贵州新目标、万山网、朱砂古镇、微万山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