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卡密码被锁怎么办
记者李思文与实习生钱泠斐报道:在冬至的深夜,刘女士并未因饺子而醒来,反而因银行卡里的钱不见了而震惊。近日,刘女士向澎湃新闻(thepaper.)反映了她在北京通州经历的一起离奇事件。
在寒冷的冬夜里,刘女士的手机接连收到上百条验证码短信,醒来后她惊恐地发现,其名下多张银行卡被神秘地绑定到了中国移动的“和包快捷支付”。其中一张银行卡更是被盗刷了8640元。她难以置信,因为这张银行卡从未进行过网络支付和绑定交易,只是每年定期去银行取现。
刘女士遭遇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盗刷,而是一种新型技术类网络盗刷。这种盗刷通过“嗅探”技术实现,即通过获取手机信号,悄无声息地窃取登录验证码,从而在受害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盗刷银行卡。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案,但至今仍未完全追回被盗款项。
事发时,刘女士正在熟睡,手机收到的验证码短信如潮水般涌来。在确认了银行卡里的钱确实被转走后,她立刻采取了措施,将手机调为飞行模式并关机。经过查询,她发现被盗刷的钱通过中国移动的“和包快捷支付”进行了消费。其中一部分用于苹果公司的消费,另一部分则流向了一个特约商户。
刘女士对此深感不解,她的生活方式简单,从未参与高风险活动,为何银行卡信息仍然会被泄露?她多次向中国移动投诉“被乱发验证码、乱开钱包支付业务”,但得到的答复是“没有任何责任”。尽管如此,银行已经部分追回被盗刷的资金。仍有一部分资金尚未追回。其中一部分被盗款项进入了苹果公司账户进行充值消费,另一部分则流向了杭州市民卡。刘女士要求苹果公司提供账户信息以便追款,但苹果公司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拒绝提供。同时警方也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同时他们也向银行求助追回资金,银行农业银行北京紫竹桥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努力追回剩余资金。"和包支付"客服也证实其绑定流程并不需要人脸识别等高级验证方式,只需号和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绑定。针对刘女士的遭遇他们表示会反馈给客服代表进行处理但目前尚未给出进一步的回应。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公众在网络时代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重视和打击力度以保护更多消费者的财产安全。介绍最新银行卡纠纷案件规定:刘女士遭遇银行卡盗刷案追踪报道
澎湃新闻记者深入报道,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一项针对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的规定,引发了广大民众的关注。据文件显示,于2021年5月25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保护借记卡持人在遭遇伪卡盗刷或网络盗刷时的权益。规定指出,借记卡持卡人可基于借记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行支付被盗刷的存款本息并追求损失赔偿,而人民法院将依法予以支持。
这一规定背后的真实案例涉及刘女士,她遭遇银行卡被盗刷的惊魂事件。在事件发生后,刘女士积极要求被盗银行卡的开户行——农业银行北京紫竹桥支行追回被盗款项。
本月早些时候,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农业银行北京紫竹桥支行了解最新进展。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为刘女士追回被盗款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于美国苹果公司消费的1650元已经拨款至农业银行,处于60至90天的争议期。如果苹果公司方面不提出复议,这笔钱将很快返还到刘女士的账户中。剩余的6990元还在紧张处理中。
距离银行卡被盗刷事件已经过去一个月,刘女士至今仍然心有余悸。她提到,其他银行卡虽然都绑定了“和包支付”,但因为里面没有钱,才未遭受进一步的损失。刘女士表示,被盗次日凌晨她收到了另一条验证码,这一经历让她警惕性大大提高。如今,她睡前都会将手机关机,并且及时解绑了所有银行卡的网上支付功能。
“虽然移动支付便捷无比,但在安全面前,我不得不选择谨慎。”刘女士如是说。对于这一事件,我们期待能有一个公正合理的解决,并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此事件的报道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金融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也期待金融机构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安全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崔烜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