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趣闻荒唐皇帝宋徽宗竟然提拔嫖友
谈及和大臣争夺一个女人的故事,你或许首先想到的是封建社会的帝王与他们的爱情争夺战。在这其中,有一本书名为《贵耳集》,由张端义所著,记录了一段引人入胜的往事。
故事的主角是两位名声显赫的人物——著名词人和李师师。李师师,原本生于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市),因命运的捉弄,自幼失去双亲,后被娼家李姥收养。她天生丽质,拥有一副婉转的歌喉。在老鸨的悉心指导下,不满十五岁的李师师已经诗词歌舞样样精通,色艺双绝,成为了京都教坊中的佼佼者。许多文人名士都为她倾倒,其中包括北宋的词坛巨匠如张先、晏几道、秦观等。
在这众多文人中,周邦彦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他作为词坛一哥,与李师师一见倾心。他们的爱情之路并不平坦。正当两人感情火热之际,第三者突然闯入——那是道君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偶然听闻李师师的大名后,便心生向往。一次,他来到李师师处,发现这里竟然藏有如此美丽的女子,便深深地爱上了她。从此,他时常来此寻欢作乐。
这对于周邦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舍不得李师师,而李师师也舍不得他。两人约会时总是小心翼翼,避免被皇帝撞见。有一次,周邦彦得知皇帝不在,便偷偷前来探望李师师。正当两人亲密之际,皇帝突然驾到。周邦彦惊慌失措,只得藏身于床下。
皇帝与李师师一边品尝橙子,一边调情取悦。周邦彦在暗处目睹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酸楚。他借橙子为喻,写下了一首名为《少年游》的词。这首词详细叙述了皇帝留宿李师师家的经过,将醋意化作美妙的词句。
皇帝离开后,周邦彦将词拿给李师师看。她非常喜欢,反复吟唱。几天后,皇帝再次来访,李师师为他唱起了《少年游》。皇帝听后察觉词中暗含的深意,便知道当时幽会有第三方在场。他询问作词之人,李师师坦然相告。皇帝愤怒之下,暗中调查周邦彦。最终,他以周邦彦“职事废弛”为由将其赶出京城。
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当周邦彦离京之际,李师师亲自为他送行。而皇帝得知此事后,心中更加恼火。他在李师师处苦等,却只见她的愁眉泪睫、憔悴可掬。
这个故事充满了爱恨交织的情感纠葛,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帝王的权力与爱情的无奈。周邦彦与李师师的爱情成为了一段佳话,而皇帝的出现则为这段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这个故事不仅让人感叹爱情的无奈与伟大,也让人思考权力与爱情之间的微妙关系。宋徽宗怒气冲天,瞪大眼睛质问:“李师师,你到底去哪儿了?”只见李师师低垂眼帘,恭敬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回答说:“臣妾死罪难逃。只因得知周邦彦因罪被押出国门,心中不忍,便前去送别,略敬了一杯酒。却不料赵官家您突然驾到,臣妾未能远迎,请官家降罪。”
听到李师师的回答,宋徽宗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仍然显得不满。他坐在宝座上,怒气依然未消,但语气稍微温和了一些:“你竟敢私自离开宫廷,去送别那个罪犯?难道你不知道这是大逆不道的罪名吗?”
李师师磕头请罪,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惶恐:“臣妾知罪,但周邦彦曾为国家效力,如今遭遇不幸,臣妾心中不忍。只是一念之差,才做出此举。请官家念及旧情,饶恕臣妾这次过错。”
宋徽宗沉默了一会儿,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如何处置这件事。他注视着李师师诚惶诚恐的神情,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柔情。他知道李师师是个聪明伶俐、心地善良的女子,这次也许只是一时冲动。但他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维护宫廷的规矩和法度。于是他说:“你此次私自离宫,情节严重。但念你认错态度诚恳,且对国家也曾有过贡献,这次就饶恕你。但你必须记住,宫廷规矩不可违背,下不为例!”
听到宋徽宗的话,李师师感激涕零。她磕头谢罪:“多谢官家开恩。臣妾一定铭记教训,不敢再犯。”此时宋徽宗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他挥了挥手示意李师师退下。李师师恭敬地退了出来,心中暗自庆幸能够逃过一劫。她知道这次能够得到饶恕是幸运的但也要以此为戒以后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