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致病因素
螺旋体(40%):
螺旋体,亦被称为苍白螺旋,自1905年被发现以来,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分类学的殿堂中,它属于螺旋体体目,密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这种菌体的形态细长,宛如一个微小的弹簧,拥有6至12个均匀排列的螺旋。其长度在5至20靘之间,平均长度为6至10靘。横径约为0.15靘,运动缓慢却极有规律。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实验室的常规染料往往难以将其着色,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来观察它的身影。尽管体外人工培养的难度较大,但接种在家兔的睾丸上,我们仍然可以获得这种神秘的螺旋体。
免疫之旅:感染性免疫(20%):
免疫性感染后,我们的身体会产生感染性免疫。感染后两周,体内会产生特异性的IgM抗体,这种抗体无法穿越胎盘的屏障。而在感染后四周,体内则会出现能够通过胎盘的特异性IgG抗体。对于完全治愈的早期梅毒,仍有再次感染的可能。TP(梅毒螺旋体)在破坏人体组织的会释放一种抗原性心脂酶,刺激机体产生反应素。我们可以通过RPR、USR、VDRL等方法检测出反应素的存在。大多数人在感染TP后5至7周或感染后的2至3周,检测结果会转为阳性。
人体抵抗力与螺旋体的博弈(25%):
螺旋体在人体外的存活能力相对较弱。它在40℃时就会失去传染力,而在56℃的环境中存活时间更短,仅3至5分钟就会失去活性。若是对其进行煮沸处理,则会立即死亡。这种螺旋体在潮湿的生活用品上可以存活数小时,但不耐干燥的环境。它对肥皂水和常见的消毒剂(如70%的酒精、0.1%的石碳酸、0.1%的等)非常敏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需注意保持生活用品的干燥,并适当使用消毒剂,就能有效防止梅毒螺旋体的传播。我们也要警惕潮湿的生活用品,因为它们可能携带导致梅毒的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