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湿气重怎么办
广州日报讯,随着三伏天的脚步渐近,广医二院番禺院区中医科的医师郑艳华提醒公众,健脾祛湿是此时节的重点。岭南地区的气候湿润,湿气容易困阻于此,伤害,因此南方人多有脾虚之症。
在中医的眼中,脾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调节身体的水湿平衡。当湿气过重时,脾需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易导致脾虚。而虚弱的脾胃又会使水湿无法有效排出,内外湿相结合,形成恶性循环。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湿重呢?郑医师为我们提供了三个实用的判断方法:留意晨起感觉、观察排便情况、饭后漱口看舌苔。
为了有效祛湿,郑医师推荐了三种日常食材:薏米、赤小豆和茯苓。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好物。其中,薏米性凉,具有利水、健脾、除痹的功效。炒制后的薏米性味更平和。赤小豆和茯苓也具有利湿、益脾和胃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郑医师推荐了几款健脾祛湿的食疗汤,如冬瓜薏米猪骨汤、淮山赤小豆鲫鱼汤和芡实煲老鸭。这些汤品既美味又营养,适合家庭日常食用。
除了食疗,运动也是祛湿的好方法。但郑医师提醒,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出汗。从中医的角度看,大量出汗容易损伤心阳。对于现代人来说,夜晚运动应适度,因为夜晚应以“藏”为主,剧烈运动可能会影响阳气的收藏和正常睡眠。
在这个湿气盛行的季节,我们可以通过食疗与适量运动来保持身体的健康。遵循郑医师的建议,让我们在这个夏季远离湿气的困扰,享受健康的生活。 (字数:470字)
详细来说,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湿气过重呢?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通过观察皮肤状况,如皮肤油腻、易生痤疮等也可能是湿气重的表现。观察口气、体味等也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对于祛湿食材,除了上述的薏米、赤小豆、茯苓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好物如山药、白扁豆等也具有很好的利湿作用。这些食材可以搭配食用,效果更好。
拔罐、艾灸等中医疗法也被很多人用来祛湿。这些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祛湿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疗法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健脾祛湿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食疗、适量运动、中医疗法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祛湿,保持身体的健康。在这个湿气盛行的季节,让我们关注身体健康,做好祛湿工作,享受一个舒适的夏季。
提醒大家注意,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祛湿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如果有疑虑或症状持续不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