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正式上位后,他都做了哪些事呢?
秦帝国掌权人胡亥的发家之路可谓历经坎坷,借由沙丘政变,借助赵高之手修改遗诏,最终得以登上秦二世的宝座。面对兄弟和忠臣的血泊,胡亥用权势铺就了自己的帝位之路。他的所作所为,让众人承认了他的合法性。
胡亥掌权后,首要之举便是加强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无限尊敬。他增加了祭祀对象和祭品数量,以此展现对先人的感恩和对先皇的敬畏。他将祭祀分为两类,一类为诸侯祭祀上天,表达对秦国历代君王的敬重;另一类则是独立建皇帝庙,以秦始皇为开国皇帝,香火不断,让全国百姓人人上供祭品,表达对千古一帝的无限崇拜。
胡亥沿袭了秦始皇的巡游传统,沿着当年秦始皇的巡游路线行走,彰显自己的无限地位。在秦始皇巡游时留下的石刻旁刻上自己的名字,为自己树碑立传,证明自己的帝位合法性。他继续完成秦始皇的陵墓修建,并大力兴修土木,征用人力修建宫殿,虽劳民伤财,却展现了自己的权威。
作为帝国王朝第一个逆取篡权的人,胡亥的帝位得来不正,他怕兄弟取代他的地位,怕重臣不服,因此开始了残酷的屠杀。秦始皇的子女在胡亥的统治下遭遇不幸,十二位公主被处死,只有一位公子因请求陪葬得以保全家人。沙丘政变集团中的百官之首也未能幸免。胡亥用屠杀来巩固自己的权力,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这场沙丘政变充满了戏剧性,也充满了偶然性。胡亥的参与、蒙毅的出差未归、秦始皇的突然病逝、遗诏的未能及时发出,这些因素都为赵高等人留下了政治漏洞。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历史的发展都可能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但历史发展有其必然性,无论偶然性如何变化,秦帝国在严苛的刑罚、高度的中央集权和大肆征用人力修建宫殿的制度下,最终都会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下被冲击。胡亥的统治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插曲,随着历史的发展埋入了深海之中。在历史的舞台上,秦帝国虽然辉煌一时但最终也走向了衰败。胡亥作为帝国王朝的掌权人之一虽有其独特的政治手段却也因此面临诸多争议和质疑而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不断探索、反思和学习不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