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怎么看龙脉图解
龙,因其情势不同,形态万千,种类繁多。在风水学中,大体上可分为吉龙和凶龙两类。吉龙包括生龙、强龙、顺龙、进龙和福龙;凶龙则包括死龙、弱龙、逆龙、退龙和劫龙等。
对于生龙,其龙脉地势起伏,如生蛇曲动,活泼灵动。《入式歌》描述其“生是低昂多节目”,自离祖身后,龙脉一起一伏,活动曲折,如鸾翔凤翥,形势生动。这种龙最吉,能带来富贵和旺盛的人丁。
死龙则相反,其龙脉呆板,缺乏生气和结穴。《入式歌》称其“死是无起伏”,龙身粗顽臃肿,没有起伏摆折之势,宛如鱼失水或树无枝叶,毫无生机。这种死龙最凶,误葬会导致穷苦潦倒。
强龙则气势雄健,枝脚撑拄,如动物一般强壮。《入式歌》描述其“强是奔走势力弘”,强龙自离祖一路前行,形势轩昂,力量盛大,有如猛虎出林,威猛霸气。这种龙最吉,结穴后主骤富骤贵。
弱龙则体势瘦弱,枝脚短缩,如饿瘦的动物。《入式歌》称其“弱是瘦嶙峋”,弱龙离祖后一路飘散无收拾,像挨饿的马趴伏在马槽上,多遭风吹水劫,不能结穴。
顺龙则体势顺出,枝脚安贴。《入式歌》云“顺是开张向前往”,顺龙离祖后尊卑有次,上下照应,如星拱北,眷恋不忘。这种龙最贵,结穴则富贵绵远。逆龙则体势侧立,枝脚逆向。《入式歌》称其“逆自望后去”,逆龙前行时枝脚往后退不随龙脉前行,这种龙最凶,纵有形穴也不吉。进龙指受穴山到始发脉处,各山之间由低至高的龙脉。退龙则相反。福龙的祖山有福气,四周之山团团围聚。劫龙的形态则被认为是凶兆的标记。总体来说,风水学通过龙的形态来推测其吉凶属性以判断风水的好坏。这些理论在风水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龙体广大,穴位众多,旁正难辨。穴场上空常有劫风穿穴而过,下方则因倾斜而气势不足,或偏左或偏右,难以把握其脉络。前方不见朝山拱穴,东西方向牵扯不清,景象模糊。朝山粗大高耸,仿佛压穴坐井,限制了穴位的发展。穴场靠山或一旁之山过高,有回风过穴引发劫害。更有直水冲击城脚,风水中的“风煞”与“洞风射穴”需要特别注意。特别是乾、戌、丑、艮、巽巳等方位的风,更是需要警惕。
在风水学中,即使表面星体看似美丽,但若存在瑕疵,亦有可能为病龙。病龙自离祖脉以来,脉气偏颇驳杂,虽起伏跌宕可观,但枝脚参差,善恶混杂。有时一半茂密,一半稀疏;有时一节灵动,一节僵硬。星峰美恶不一,四山护送不周。即使有所结作,福祸亦参半,未必全吉。
杀龙则指山势险恶的山脉,在堪舆学中被视为大凶。杀龙的来脉带杀,经过洗经剥换也难以脱杀。从祖脉开始便峻峭险碧,丑恶粗雄,露骨带石,枝脚尖利,破碎欹斜,臃肿硬直。全无跌断过峡的特点。即使经过脱杀,仍难以改变其凶恶的本态。山势险峻的杀龙之地,若误作葬地或建筑场所,可能会培养出凶狠强寇、嗜杀之人,甚至导致牢狱之灾和惨灭之祸。
风水学中的向穴山伸展的龙脉被称为来龙。来龙浩荡有力,气脉宏大深厚。而行龙则指气脉未停蓄结穴的山脉。其特点是山水气势峻急,全无宽缓之象。风水学上把支龙称做平地龙脉,与垄龙并称为龙脉两大类。平地龙脉以平坦夷旷为贵,气脉较垄龙为浅,性属阳而不畏风。而垄龙则是风水学上所称的山峦龙脉。止龙则是气脉停蓄结穴之山的表现特征为山环水抱、凝重宽缓。在风水布局中需要仔细辨别各种龙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它们所带来的气场和能量。这些理论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展示了他们对环境与人关系深刻而独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