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休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

周易预测 2025-09-07 21:04www.chinaamex.cn奇缘网

裴休(791年-864年),字公美,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人,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他是中晚期的书法家,也是浙东观察使裴肃的次子。

裴休出身于河东东眷房,成功登第,曾历任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宣武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等职位。他在职期间,主持改革漕运及茶税等积弊,政绩显著。晚年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县子。咸通五年(864年),裴休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被追赠为太尉。

裴休博学多才,不仅擅长诗画,更以书法闻名。他的《圭峰禅师碑》作品,看似柳体,但风格更为遒媚劲健。其书法的传世拓本还有《定慧禅师碑》。米芾评价他的书法为“率意写碑,有真趣,不陷丑怪”。

除了书法,裴休还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全唐文》录有其文九篇,《全唐诗》录其诗两首。他著述经典序文颇丰,被誉为真儒者。

历史对他的评价极高,赞美他仁义礼乐、文行忠信。虽然身居高位,但裴休两次礼请黄檗禅师于锺陵、宛陵,日夜问法,精勤不休,笔记其言,后刊行。他的虔信佛法和对禅宗的深厚因缘为人称道。

在求学期间,裴休的兄长曾送一只鹿给他,但他坚持与兄弟分享肉食,拒绝独自享用。这一事迹展示了他的道德风范和品行高洁。他中年以后断绝肉食,摒弃诸欲,焚香诵经的行为更是赢得了“河东大士”的赞誉。他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也极为重要。裴休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被后人广泛记载和传颂。他在禅宗史上的地位与庞蕴等人并列重要人物之一。尤其是他与黄檗希运禅师的故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总的来说裴休是一位卓越的人物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以上就是关于裴休的详细介绍包括他的生平、成就、作品以及历史评价等方面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在古老的禅林之中,一场深邃的对话正在展开。黄檗禅师在禅堂之内,正襟危坐,静待裴休的垂询。裴休将他的疑惑倾诉而出,黄檗禅师则以洪亮的声音回应,喊出裴休的名字。这一刻,禅师的智慧如闪电般照亮裴休的内心,使他豁然开朗,欣喜不已。他赞叹道:“吾师真善知识也!”

裴休的故事与京师长安的曲江池息息相关。每年,这里都会聚集朝廷的臣僚,山亭聚会,音乐赏听。荷花盛开的季节,裴休与省阁的名流们一同游赏。一次,他们偶遇几个官员,其中一人半醉之间,气度非凡,指责他人谈笑风生。裴休心生好奇,经过一番对话,那人狼狈离去,留下的只有裴休与同僚击掌大笑的声音。此事后来传遍京城,成为茶余饭后的佳话。

裴休不仅是一位善于应对的官员,也是一位热爱珍宝古玩的收藏家。一次,他得到一件古盎,视为至宝。他在家中设宴,请亲朋好友观赏。中书舍人刘蜕却指出,这并非春秋时的器物,而是近代伪造的赝品。经过刘蜕的,裴休恍然大悟,命人打碎古盎,举杯畅饮。

关于裴休与法海的故事,流传更为深远。据《金山寺志》记载,法海实为裴休之子,俗名裴头陀。少年时期,他被送入佛门,拜号为法海,后来成为金山寺的祖师。

在历史的长河中,裴休的故事与这些名胜、古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他的智慧、幽默与鉴赏力,为这些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从黄檗禅师到曲江池的游赏,从珍贵的古盎到佛教的渊源,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生活的韵味与历史的厚重感。而裴休与法海的父子情深,更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人性的温暖与感动。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裴休的人生轨迹,也反映了古代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Copyright © 2019-2025 www.chinaamex.cn 奇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天下猎奇,历史趣闻,娱乐新闻,娱乐八卦,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猎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