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国之最文案(幼儿园教师怎样写文案材料
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日常的带班任务,还需撰写大量的教育文案材料。这些材料种类繁多,包括教育教学类如计划、活动设计、小结、观察记录等,还有教科研类的课题研究材料和学习记录,甚至涉及保健领域的体弱儿观察以及家园沟通类的交流记录。这些材料的提交频率不一,有的按周上交,有的则按月或学期末提交,这使得许多教师时常感到压力,业务园长也面临收材料的难题。
关于撰写这些文案材料的真正意义何在,我曾组织了一次座谈会以了解大家的看法。在交流中,一些老教师提出了疑问:“写这么多材料,真的有人看吗?”而中年骨干教师则表达了时间上的困扰,认为虽然写作有意义,但忙碌于指导新教师、处理年级组工作和家长沟通,无暇顾及。年轻教师则主要表示困惑于不知如何下笔和观察记录分析什么。但在座谈会结束后,经过和业务园长的交流,大家开始理解这些材料的重要性。
从专业提升的角度来看,认真撰写这些材料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能力。这些一手材料是有价值的过程性材料,值得保留和研究。我也分享了自身经验,虽然写材料需要花费时间,但写与不写的差别很大,每次写作都能带来反思、理清思路或积累经验。对于是否有时间写的问题,我提出了固定时间给教师们撰写和整理材料的方案。我也明确了这些材料是有阅读者的,比如业务园长和我都通过阅读材料来了解大家的工作并反思自己的工作。
至于如何写、写什么的问题,我强调文案材料的撰写其实是教师反思自身工作的过程。比如计划的撰写是为了帮助教师规划课程,过程的记录是为了关注细节,有效的反思则是为了提高专业能力。为了让年轻教师更明确写作方向,我要求业务园长专门进行培训指导。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我们也提出了不同的材料撰写要求。
在座谈会后的一次经验分享中,我园的一位骨干教师介绍了自己从不迟交材料的经验:及时写、多思考、巧安排时间。而关于材料的具体内容,我强调要把握每一个材料的重点,围绕重点来写。这样不仅能规范教师的行为,也能督促教师及时反思。业务园长在培训中也详细说明了如何把握材料的重点,让教师们在实际操作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在实施这些措施后,教师们提交的材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交材料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我们也制定了不同的材料撰写要求,以确保每位教师都能从中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提升。通过这些改变,我们开始看到教师们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提升,逐渐走向专业化。老年教师群体,虽数量不多但质量精湛。他们在教学经验的沉淀中独具慧眼,我们侧重于引导他们对教案进行二次深度修改。通过系统梳理那些富有特色、颇具代表性以及充满创新气息的活动过程材料,帮助老教师们打破对常规活动的固有认知,让他们意识到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
中年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他们经验丰富且善于思考。对于这一群体,我们鼓励他们自我反思,积极寻找教学策略,并大胆尝试创新。月主题小结中的问题,成为骨干教师们撰写材料的重点。通过反思教育及课程中的问题,他们能在常规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年轻教师则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他们充满活力且具备强烈的学习欲望。我们的任务是引导他们边学边做,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文案材料的要求,如怎样写效果分析、观察记录、主题小结等,以规范他们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要在理解各项工作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业务园长为年轻教师理清一日工作规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工作质量也随之提高。
在明确了写还是不写的原则后,我与业务园长一起对文案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审议,明确了撰写标准,并删去了那些缺乏价值的材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我们强调了撰写材料的重点。这样的改变让教师们从抗拒写材料转变为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实验幼儿园园长,文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1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