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赤壁之战爆发:刘备和孙权的总兵力只有5万
历史上的今天,让我们回溯到公元208年7月12日,那一天,三国赤壁之战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场战役,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为宏大、最为关键的一场大战。
赤壁之战,究竟有多少兵力参与其中呢?流传下来的三国演义中,曹军号称拥有百万之众,实际上可能达到了八十万。这个数字似乎过于庞大,当时全国人口仅有六七百万,如此庞大的兵力似乎并不现实。
在东汉的鼎盛时期,人口曾一度高达五千万。由于黄巾起义的席卷,人口锐减了七八成。那个时代的农民,生活困苦,粮食产量低下,一年的收成仅能勉强维持生计。一旦遭遇灾荒,农民便无法承受饥饿的折磨,大量死亡。尽管黄巾的张角之流在短时间内被斩杀,但余部仍然闹腾了很长时间,持续了二十年之久。人口的大量减少也就不难理解了。
也有观点认为地方豪强隐瞒了大量人口。但即便如此,三国初期的人口仍然减少了半数。这种减少的幅度足以令人震惊。事实上,许多关于三国时期的兵力数字都是演义中的夸大其词。例如我们熟知的官渡大战,实际上曹操出动的兵力只有三四万,袁绍也不过十万大军。双方之所以兵力有限,主要是因为军粮的匮乏,无法支持更多的部队长期作战。
再说到夷陵之战,传闻中刘备率领了七十万大军南下。蜀汉全国不过九十余万人口,难道全国都南下打仗了吗?实际上,刘备率领的主力不过五六万人。东吴的兵力也是相当的数量,双方势均力敌。由于双方兵力都不多,夷陵之战虽然给蜀汉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却并未伤及其根本,国家仍然可以维持运转,甚至进行北伐作战。如果真的是倾巢而出,那么蜀汉恐怕真的有可能一战亡国。
那么,赤壁之战究竟有多少兵力呢?这是三国时期使用兵力最多的一场大决战。曹操能够用于赤壁的北方军队有十万之众,此外还收编了刘表旧部五六万。总兵力大约达到了十五六万。而刘备与孙权方面,刘备拥有一万残兵,加上刘琦的一万兵力,总兵力达到了两万。虽然有人认为刘备实力不足,但在当时来说,两万的兵力已经不算少了。一些诸侯在讨伐董卓时,甚至只有几千兵力。至于孙权方面,可以用在赤壁的兵力约有五万多,其中第一波交给周瑜的是三万多人。东吴的总兵力大约有十万左右,需要分兵驻守其他地区。
这场赤壁之战,孙刘联盟面对的是曹操的庞大兵力。战争并非单纯比拼人数,更是在比拼智慧与勇气。曹操的精锐步兵、骑兵在平原陆战可能所向披靡,但在长江流域却派不上用场。而水军恰恰是曹军的弱点,无法和东吴的水军相抗衡。曹操的士兵上船都站不稳,更别说改为水军作战了。这样一来,曹操在战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他能够争夺制江权的部队只有刘表的几万水军,而这些水军并非东吴水军的对手。水军实力的悬殊使得曹操在战争中步步艰难。更糟糕的是,曹操的步兵因传染病死伤惨重,士气大减,根本无法与东吴的精兵相抗衡。正所谓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这个道理才是千古不变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