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前期,唐玄宗为什么没能察觉?

考古学 2025-08-24 08:41www.chinaamex.cn奇缘网

盛唐时期,士兵的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士兵主要由关中地区的自耕农组成,他们是有土有田的人,有句俗语叫“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些自耕农通常不会造反。募兵制的兴起改变了这一格局。募兵制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小市民、牧民、失地农民、破产商贾和游侠等无产者,这些人处于社会的边缘,对唐王朝的归属感原本就不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逐渐变成了给节度使发粮、发饷的私兵。盛唐时期,在经历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以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经济达到了最鼎盛的阶段,人民安居乐业,边疆安定无战事。尽管社会表面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却不容乐观。农民的土地被权贵抢走,许多人流离失所,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

特别是开元末年,皇室生活的奢华加重了对人民的负担。据说,杨贵妃私人工匠就达到了700人,日常消费的水粉、衣物等随便花费都上百万。唐玄宗整日沉浸在荒淫糜烂的生活中,对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

自从李唐王朝建立以来,皇权面临的威胁大多来自宫廷政变。唐玄宗本人就经历了四场宫廷政变,并亲自主导了两场。他对来自王室的斗争极为关注,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儿子保持了极高的警惕性。在李唐王朝建立前后,边将反叛的情况极为罕见,因此唐王朝放心地将军事大权交给边将。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无奈入蜀避祸。当他逃至马嵬坡时,听闻郭子仪率六军前来勤王,心中大喜。但郭子仪回奏说只有杀了杨国忠和杨玉环,六军才会听从命令。唐玄宗在无奈之下先杀了杨国忠,又不忍杀杨玉环,但在郭子仪的坚持下,最终下令绞杀了杨玉环。这位一代美人就这样香消玉殒。随后,郭子仪发兵稳定了唐皇朝大局。安禄山部因内部矛盾和不思进取,最终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叛乱彻底平定。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改变了唐王朝的政治格局,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这个王朝的兴衰历程。在繁荣的背后,人民的苦难和皇室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而募兵制的兴起和宫廷政变的频发,也揭示了唐朝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既有繁荣的辉煌,也有衰落的痛苦,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Copyright © 2019-2025 www.chinaamex.cn 奇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天下猎奇,历史趣闻,娱乐新闻,娱乐八卦,奇闻异事,未解之谜,猎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