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偏小四周怎么办
产品路线图的构建与路线图管道的应用
在我多年的产品生涯中,一直在如何更有效地制定产品路线图。许多方法要么过于复杂,让人无从下手;要么过于简化,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环节。而现在,我发现了一种既实用又简洁的方法,想要与你分享。
这种方法是在众多产品领导者的智慧结晶中诞生的,并在我所参与的多个团队中得到了验证。无论是在仅有技术团队的小公司,还是在拥有上百名技术员工的大型组织中,它都展现出了良好的效能。
我将为你介绍的这种方法称为“路线图管道”。我们来了解一下何为路线图。路线图存在于产品的各个层面,它记录清晰的战略和明确的目标。在这其中,我们主要关注那些需要长时间投入、能将运营行为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的路线图。
一个出色的路线图需要清晰的战略和明确的目标作为支撑。没有目标,我们就无法准确地进行任务划分和优先级排序。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如何使用路线图管道,包括其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路线图管道方法说明
路线图管道是一种持续评估路线图的方法。我反对每个季度只制定一次路线图的做法,因为这样会使得产品发展过于僵化。相反,我认为应该使用路线图管道来实时调整和优化产品发展方向。
路线图管道是一个简单的看板,它能帮助我们对职责范围内的所有重大事项进行概述。这是一种能让我们集中精力、协调一致的工具。在这个工具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产品的当前状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如何应用路线图管道
我们需要收集新的机会或议题,将它们放入第一栏。这些机会可能来自于团队成员、客户反馈、市场竞争等各个方面。然后,我们需要对这些机会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类,确定它们的优先级。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机会的描述、应对机会时的预期结果以及现有依据。通过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对机会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初步确定它们的优先级。
接下来,产品经理需要对这些机会进行具体的评估。他们应该尝试了解机会、预期结果和相关依据,对机会进行优先级评分,并决定将其放入哪个栏目。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基于公司目标和战略来做出决策。
三、一些建议和提醒
1. 鼓励团队成员提交新的机会或议题,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路线图的制定过程中。
2. 产品经理应该每周都对第一栏的内容进行浏览和评估,确保不会遗漏重要的机会。
3. 在大型团队中推广使用时,需要确保团队成员都了解路线图管道的使用方法和规则,以便更好地协作。
四、其他形式的路线图
除了路线图管道,我还会在文章中简要介绍我经常使用的其他形式的路线图。这些路线图可能更适合特定的情况或产品阶段。
路线图管道是一种实用、简洁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和管理产品路线图。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运营行为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产品的持续发展。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在产品的道路上不断和进步!重塑未来:发现与交付的交融之路
在多数路线图中,你会看到一个独特的专栏——名为“No”,它融合了发现与交付两大主题。尽管这两者理应是连续的过程,但其中的机遇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尤其是在发现阶段,机遇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你专注于学习、理解、构思、实验和验证。这一阶段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以下是三种常见情境:
要勇于放弃。有时你会发现某些机会虽看似潜力巨大,但实际上却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一种完全放弃的心态尤为重要。与其坚持无果的机遇,不如将它们拆分成更具体的子机会或版本。在Circ公司中,我们对提供公共API的主题进行拆分,形成了三个不同版本的机遇。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确保资源集中在最有可能成功的项目上。
将“发现”与“交付”分开的一大益处是提高人们对发现的重要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员瓶颈的认识。为了确保高效的发现过程,我建议限制在“No Discovery”中的机会数量。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团队来说,同时针对多个主题进行多个发现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专注于那些真正有潜力的机遇。
在路线图管理中,“Not in the next X month”作为一种拒绝方式尤为有效。对于那些不符合公司当前目标或方向的提议,我们可以将其暂时搁置。这并不是说这些提议不好,而是它们并不符合当前的战略方向。例如,面对销售部同事提出的建立推荐系统的建议,尽管这是一个好想法,但如果增长并非公司的当前重点,那么将其放入“Not in the next X month”栏目更为明智。我们应鼓励团队成员间的讨论和挑战,共同确定哪一个机遇最有可能成功。
当涉及到路线图管道覆盖问题时,不必追求百分之百的覆盖。大约覆盖80%的需求就足够了。对于那些微小改进的请求,我们可以采用分组、立即构建或忽略的策略来处理。对于重要的工程项目和技术改进,应将其纳入路线图中并确保团队对此有明确的了解。
路线图应该帮助你找到直觉与数据驱动决策之间的平衡。我们不能盲目地构建每一个提议或想法,因为构建是最昂贵的测试方式。相反,我们应结合直觉和现有数据来确定机会的优先级,并在多个选定机会上进行深入的产品发现。这样不仅能够获取额外的发现和数据,还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确定哪些机遇最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共同塑造未来、优化产品路线图并推动组织的持续进步。激发潜力:制定有效的路线图方法的三重程序
一、每周分类:开启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为了确保路线图方法的成功实施,每周安排一次固定时间进行新请求的初步评估与分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保持整个路线图管道的更新与有效性,还能确保所有团队成员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一习惯应从个人培养开始,并逐渐推广到整个团队。
二、路线图一致:集体智慧的体现与结果的关注
为了确保路线图的有效实施,每两到三周召开一次会议是关键。邀请团队中的关键人员、部门负责人以及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在会议上,产品经理应起到推进路线图讨论的作用,确保会议成为连接运营与战略的重要桥梁。会议中,应简短更新团队OKR的当前状态,并针对新请求进行分享与讨论。会议的重点应围绕“接下来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哪些机会/赌注,以获得实现OKR的最佳机会”进行讨论,集中讨论这个问题,将其他更详细的讨论推迟到后续会议或异步沟通中。计划45到90分钟的会议时间,以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
三、同步路线图与目标:保持更新的步伐
在新季度启动并定义了新的OKR后,需要在流程中反映更新后的OKR。这一过程可能涉及调整优先级分数或在Later和Not…列中寻找新的机会。确保整个团队都了解并同步的路线图与目标,这是推动团队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定期的沟通与更新,让团队成员了解路线图的变化与调整,从而确保团队始终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关注细节的同时不忘大局,始终围绕核心目标进行讨论与决策。通过这种方式,团队将更具凝聚力,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同步路线图与目标是推动团队不断前进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有效的沟通、更新和决策,确保团队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一、开篇引言
在每个季度伊始,建议花费1至3个小时进行例行工作,具体时间取决于团队规模及目标变化程度。这段时间的投入,是为了更好地梳理工作方向,明确目标,确保整个团队在新季度里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工作。
二、关于ICE评分体系的
在纷繁复杂的产品世界中,选择适合的优先级框架至关重要。我个人推荐的优先级决定框架是ICE评分体系。它简单明了,涵盖了在决定优先级时需要考虑的三个关键问题:影响、信心和简易性。
在实践中,我发现很多人在面对“接触”和“影响”这两个概念时感到困惑,因此我从RICE转回ICE,使人们的关注点更加集中在实际问题上。
许多公司在初创时期过于复杂,导致长时间无法有效推进任何项目。我建议从简单模式开始,逐步建立和改进框架。ICE评分体系能够帮助我们透明化优先级,提高讨论质量。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框架,如ICE,也能让围绕优先事项的讨论复杂十倍,促使每个人都更深入地思考产品经理或团队所做的决定。
在使用ICE评分体系时,我们不需要过于复杂化的评分制度。我建议使用4到6个不同等级的简单刻度,这样更容易让人们理解和接受。在评估影响时,我们应该以目标为导向,而不是过于关注用户或业务。明确且有意义的目标是保证这种方法有效的关键。
当面对多个机会时,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影响是否相等?这时,我们需要寻找和生成证据(数据)来提高我们的信心得分。这有助于我们的团队优先进行数据的讨论,运行实验或发现过程,从而对更大的机会产生信心。
复杂性的评估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我们应以复杂性而非时间作为衡量标准来思考。根据我的经验,关于复杂性的讨论比关于时间的讨论能带来更好的见解。
三、优先级分数的运用
优先级分数是一个指导原则,而不是决策的全部。它可以帮助我们突出重要话题,使优先级决策透明化,是良好的对话开端。最终决策应由团队或负责的产品负责人或执行官做出。
随着我们不断了解和发现新的信息,应不断更新优先级分数。在你做决定的时候,要不断地重新评估你的优先决策。
四、如何开始并扩大规模
想要实施以上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建立可视化看板。在版块中填写当前的Discovery和Delivery主题,不断添加进一步的研究和参与者投入。
2. 初步评估并清除前两栏内容。虽然开始可能困难,但这是使方法生效的关键。
3. 向团队和关键参与者介绍路线图方法,邀请他们立即参与以获得认可。
4. 安排第一次校准会议并分享该方法。考虑使用视频格式来解释概念,让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参与。
5. 在第一次校准会议后的4-6周安排一个简短的回顾,根据需求对方法进行调整。这个过程需要持续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法以适应团队和项目的需求。同时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和提供反馈以共同完善这个方法。通过这些步骤的实施和执行我们能够为团队打造一个更加高效有序的工作环境让项目更好地向前推进并取得成功。当你希望引入一种全新的方法以推动公司产品的进步时,除了考虑具体的技术工具选择,还需要关注几个关键要点。
选择一个适合公司需求的简单看板工具,并将其用于其他目的。我曾尝试过多种产品路线图工具,发现其中许多工具都非常出色。关键在于确保这些工具在整个公司内得以实际应用,并创造出最大的透明度和协作交互。为此,你可以采用任何用于项目或待办事项管理的看板工具。
很多公司在Trello、Asana、Jira等工具中成功建立了路线图管道。在Circ,我们利用Asana进行一般项目管理,而Jira则用于详细的开发工作流程。对于你的公司来说,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团队的工具,并确保每个人都能轻松使用。如果你的团队以技术人员为主,Jira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如果你的团队更偏向于项目管理,那么Asana可能更合适。
你也可以使用Unito、io或Zapier等工具来连接不同的工具。但请注意,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实际采用这些工具。相比于使用花哨但无人使用的产品工具,在一个基本的工具中建立一个持续的路线图更为重要。
在此过程上,要分清路线图和开发计划安排的不同。路线图不应该只是待办事项的堆积场,也不应该是对想法进行优先排序的地方。它应该为你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概述,并帮助你决定优先考虑哪些机会来实现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心态的挑战在于平衡可预测性和适应性。虽然大型公司可能依赖可预测性的模型(如工厂),但在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和持续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适应性比可预测性更为重要。理解这两种需求之间的持续紧张关系至关重要,这样你就可以积极地管理期望。为了做到这一点,让你的目标以结果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出为中心。这意味着关注用户的行为和结果,而不是仅仅关注产出的数量。例如,关注用户在注册后3天内执行核心操作的百分比,而不是仅仅关注发布了哪些功能。
通过这一转变,公司可以授权产品经理对路线图拥有更多的所有权,并将其与他们的目标直接联系起来。如果公司里的产品经理缺乏经验,不必过于担心。与领导者紧密合作,向他们介绍持续路线图的概念,并一起进行初步评估。当这个方法扩展到多个团队时,应该将其去中心化,以便更容易管理并加速公司的进步。在Circ,我们为每个团队设立一个路线图管道,确保每个团队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来开展工作。
路线图的形式多样,不仅仅是路线图管道一种形式。对于某些情境如向新成员介绍公司战略或与投资者交谈时,可能需要使用更简洁的战略路线图来讲述整个故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路线图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你的团队和公司的方法,并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和执行这一方法。在战略部署的航道上,我选择了以泳道的形式进行战略部门的分组展示,并针对关键行动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述。我们聚焦要点,避免在繁杂的细节中迷失方向。这份战略路线图,我每月都会精心更新一次,确保与时俱进。
你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将战略路线图的焦点放在每个季度最重要的目标上。这样的路线图更加注重结果导向,确保我们的每一步都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甘特图则是用于规划复杂项目的有力工具。尽管复杂的项目有时难以避免,特别是在管理相互依赖的任务时,但我倾向于将复杂项目分解为小块,逐步累加。这样,即使面对庞大的任务量,也能保持清晰的视野。
以N26的银行系统迁移或中国的整体系统迁移为例,我使用简洁的甘特图来直观展示高层级的依赖关系,并向投资者传达时间表预期。这样的可视化工具帮助我们更高效地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这种交付日期存在一个潜在问题,那就是人们可能将具体日期视为承诺。这可能导致我们的焦点从满足客户需求转向产品交付,而忽视市场的真实需求和变化。我始终强调避免将时间承诺具体化。
在呈现路线图时,不要忘记添加免责声明。这有助于管理预期并强调路线图的真实挑战。例如,“这是我们自[日期]开始的最佳预测。我们更重视灵活性而非可预测性,因此请不要将其视为交付承诺。”这样的声明能增强我们的沟通效果,避免误解。
关键要点包括:建立分类流程,每周进行机会评估和优先排序;定期召开路线图调整会议,让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并贡献集体智慧;使用简单的优先级框架来增强决策透明度;优先注重适应性而非可预测性;制定持续的路线图而非季度性的路线图;确保路线图与公司/部门/团队目标紧密相连;理解和实施结果导向的目标;将开发待办事项与路线图分开;利用公司内受欢迎的看板工具进行展示;在组建专项团队/部落时,明确划分路线图的责任范围;并在路线图上始终附带免责声明。
与其追求完美而犹豫不决,不如勇敢开始行动。只要我们在每个周期结束后回顾反思,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这些经验都是基于我七年多的失败教训累积而成的。希望我的分享能加速你的路线图学习之旅。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问题和经验,让我们一起学习进步。理解视野、战略、目标与宏伟叙事之间的连接——从产品领袖Ruthless Prioritization视频说起
如果你渴望深入洞察视野(Vision)、战略(Strategy)、目标(Objectives)与宏伟叙事(Epics)之间的桥梁关系,那么Markus Müller强烈推荐的产品领袖Ruthless Prioritization视频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起点。这篇文章如同我的思维明灯,照亮了我关于优先级的思考之路。作者概述了二十种不同的优先级设置技巧,让我眼界大开。
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信心(Confidence)的解读,Dave关于战略和路线图的文章也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些文章为我定义或挑战我的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提供了巨大的灵感。如果你对OKRs感到迷茫,那么这个演讲将为你指明方向,其中的建议极为宝贵。
想要提升输出与结果的理解,就从这篇视频和这本短小精悍的书籍开始吧。其中有一场关于路线图制作的演讲尤为出色,它重塑了我对截止日期的看法。如果你没有产品战略,那么你的路线图将失去效力。Marty Cagan在这篇文章中的观点深入人心,他关于机会评估的内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想要了解预测与适应之间的微妙平衡,那么一定要观看这个视频。
在理解并应用这些智慧的我也深感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本文经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实习生@孔佳怡的精心翻译,准确传达了原文的精髓。感谢原作者Markus Müller的授权,使得这篇文章得以在中文世界流传,为更多的产品管理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也要感谢那些默默为知识传播做出贡献的译者们,他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受益。
题图来自Unsplash,遵循CC0协议,为这篇文章增添了视觉上的吸引力。在阅读这篇文章时,请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观察力,因为这里所包含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建议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精华。无论你是产品管理的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都能在这里找到新的启示和灵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视野、更清晰的战略、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富有感染力的宏伟叙事。而这篇文章就像是一张藏宝图,指引我们找到这些宝贵的资源。让我们一起跟随Markus Müller的脚步,修复我们的产品路线图,开启一段充满启示和灵感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