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时如何消灭赵国的?为何花费了八
秦国,一个雄踞中国西北的诸侯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奇闻网的小编带您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秦灭六国之战,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战,也是一场决定中国历史的走向的战争。这场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结束,历时十年,秦国先后消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其中,秦国花费在消灭赵国上的时间最长,达到了八年。
那么,为什么秦始皇嬴政要花费如此长的时间来消灭赵国呢?让我们一竟。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的灭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先后消灭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其中,秦国消灭韩国、齐国、魏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只用了一年左右。而在消灭赵国的过程中,秦国遭遇了极大的抵抗。尽管经历了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战役的重创和消耗,赵国依然坚韧抵抗。
公元前229年,秦国正式发动旨在消灭赵国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秦国派出了名将王翦,这无疑显示了秦国对赵国的重视。面对王翦率领的数十万大军,赵国也派出了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进行抵抗。双方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王翦虽然拥有兵力上的优势,却始终无法突破李牧的防线。这一僵持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28年。在这一年中,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在李牧被冤杀之后,王翦终于击败了赵国大军,攻克了邯郸,俘虏了赵王迁。
赵国的抵抗并未结束。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继续抵抗秦国的侵略。根据《东周列国志》的记载,公子嘉是赵代王嘉,又称赵嘉之子。在秦灭六国之战中,公子嘉所在的代国因为地处偏远且秦军需要集中兵力消灭其他诸侯国,得以暂时逃脱秦国的灭亡命运。等到秦国消灭其他诸侯国后,终于在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了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在秦灭六国之战中,赵国和代国的抵抗最为顽强和激烈。秦国花费了八年的时间才彻底消灭了赵国势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消灭代国之后,山东六国只剩下燕国和齐国。其中,齐国的抵抗意志最为薄弱,秦军在攻至面前时便放弃了抵抗,因此秦国消灭齐国的时间相对较短。
这场秦灭六国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战争,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通过这次战争,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五百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这场战争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